在防守基地时,战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防空能力、生存性能以及对舰输出效率。维塔斯B010轰炸机虽然缺乏对空能力,但其单发能量伤害极高,能对大型舰船造成毁灭性打击,策略技能还能在被攻击时增加闪避,是应对敌方主力舰的核心选择。林鸮A100型联合攻击机作为中型战机,装备能量武器且能同时对空对舰,点出策略后还能专门针对护航艇,综合性能优异。
孢子A404轻型战斗机是专职对空的顶级选择,一组五架的配置配合策略技能能形成密集防空网,但对舰输出较弱,需搭配其他机型使用。佩刀Aer410强击攻击机作为中型战机,实弹武器使其对抗大型舰船时稍逊于林鸮,但稳定的双攻能力使其成为均衡之选。安德森SC020侦查机凭借干扰设备能显著降低敌方命中率,生存能力突出,适合作为辅助单位。
防卫机库的配置需要特别注意舰载机的耐久管理,当编队耐久低于10%时会进入冷却状态。牛蛙型两栖攻击机虽然单发伤害中等且无法对空,但其策略技能触发后能快速进行集束鱼雷打击,在特定战术体系中仍具价值。B192新大地重型攻击机培养成本较高,双武器系统使其资源需求更大,但双攻特性在后期防守中能发挥独特作用。
基地近防系统的升级直接影响防卫机库容量和舰载机作战效能,建议优先提升相关科技。砂龙大气层拦截机理论数据优秀但存在实战表现不稳定的问题,需谨慎选用。SC002型量子侦查机凭借干扰系统能有效吸引火力,虽输出有限但战术价值不容忽视,特别适合配合航母编队使用。
战机培养需要遵循强化锁定时间→提升单发伤害→优化冷却效率的优先级,不同机型可针对性调整。维塔斯A021作为主流战斗机获取难度较高,但培养优先度远超新大地等机型。刺鳐轰炸机生存能力优异且输出稳定,性价比突出,是中后期防守的可靠选择。实际部署时需根据敌方舰队构成动态调整战机组合,避免固定套路。
防守基地的战机配置需要建立在对敌方战术的预判基础上,没有绝对完美的方案。能量武器战机对抗高护甲目标更具优势,而实弹武器战机则需考虑穿透效率。轰炸机的高攻城火力在防守时同样能重创敌方舰船,但要注意其冷却时间较长的特性。最终形成的防守体系应该是多层次、多角度的复合系统,单一机型难以应对所有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