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生存概率。雪地环境以白色为主色调,掩体需与环境色系融合,避免因颜色突兀暴露位置。优先选择天然地形如岩石、树木或雪堆,这些物体不仅能遮挡身形,其表面积雪还能减弱脚步声。建筑类掩体如废弃房屋或围墙稳定性较高,但需注意门窗可能成为敌方观察突破口。载具中的雪地摩托可作为移动掩体,但其耐久度较低,仅适合紧急情况。

雪地脚印系统是掩体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。移动至掩体时,需规划最短路径以减少足迹痕迹,尤其在开阔地带。若必须经过无遮蔽区域,可采用匍匐前进降低足迹深度。掩体周边若存在多重交错脚印,可制造假动向迷惑对手。建筑内部掩体需注意地板积雪形成的独特反光,建议选择背光角落或二层结构,利用视角差规避侦查。
烟雾弹在雪地中能形成更持久的视觉屏障,配合白色吉利服可实现短暂隐身。投掷物如震爆弹可破坏敌方依托固定掩体的优势。当安全区刷新在无遮蔽冰面时,可提前预判毒圈收缩方向,利用载具残骸或空投箱作为临时掩体。雪地特有的反光效果需调整屏幕亮度至适中,避免因强光影响掩体边缘识别精度。

高级掩体策略需结合地形与物资配置。城堡区域的石柱群提供多角度防护,但需警惕高处狙击点。水泥厂的工业设备适合卡视野作战,其金属结构能有效反弹手雷伤害。极寒模式中,篝火既是保暖源也是战术标记点,使用时需确保掩体同时覆盖火光与角色模型。雪地吉利服作为顶级掩体道具,仅在特定空投箱刷新,获取后应避免频繁移动以维持隐蔽性。

前期以快速转移为主,选择沿途分散的小型掩体;中期优先占据制高点掩体控制视野;后期缩圈阶段则需保留1-2个备用掩体方位。所有战术执行前,需通过第三人称视角预判掩体实际遮挡范围,确保角色模型完全处于敌方弹道盲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