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村民的耕种行为是农业系统的核心机制之一。要成功引导村民进行耕作,首先需要确保村民的职业正确绑定为农民。农民必须拥有专属的堆肥桶作为工作站,若堆肥桶被破坏或占用,村民会失去职业身份并停止耕种。玩家需在农田附近放置堆肥桶,并观察村民头顶是否出现绿色粒子特效以确认绑定成功。农田需满足湿润条件,通常以水源为中心规划9x9的耕地模块,确保每块耕地均能接受水源灌溉。
农民村民的耕种效率与路径寻路机制密切相关。农田区域必须设计为开放式结构,避免使用全封闭围墙或过高落差阻碍村民移动。建议使用半砖或地毯隔离村民活动范围,仅保留特定入口供其进出耕地。光照条件也需达标,农田亮度需维持在9以上(火把间隔5-6格),否则村民会因环境不安全而停止活动。若村民库存已满(最多携带8组食物),需通过交易清空其物品栏以恢复耕种功能。
自动化设计能显著提升农田管理效率。利用水流脉冲装置可实现作物自动收割:通过活塞推动水流定期冲刷成熟作物,并引导至漏斗收集点。村民协作机制可进一步优化流程,例如让农民与工具匠村民共处一室,前者负责播种,后者协助收割。垂直农场是节省空间的解决方案,通过脚手架搭建多层农田,每层间隔3格,配合水流或漏斗实现集中收集。骨粉加速生长需精准应用,对第三阶段以上的作物使用骨粉可确保100%生效。
跨版本兼容性调整是长期稳定运作的关键。Java版与基岩版的村民行为存在差异:基岩版村民对光照要求更低(亮度≥7即可耕种),但寻路逻辑更易卡顿,建议单模块村民数量不超过4人。1.20版本后村民会优先种植与其库存相关的作物,因此需针对性提供种子。灾厄村民袭击期间所有村民将暂停耕种,需提前搭建防御工事或转移农民至安全区域。